2011年5月3日 星期二

仿紀錄片範例『科洛弗檔案Cloverfield』

 





     『科洛弗檔案Cloverfield』根據製片J.J. 亞伯拉罕的說法,這部電影就像是一部「低成本電影,加上酷斯拉的怪獸題材,但是採用【厄夜叢林】的DIY拍法」。以仿紀錄片的方式來拍攝,透過仿DV的鏡頭來呈現災難中一般人的視野觀點,採第一人稱的角度、搖晃的鏡頭、嘈雜的聲音是本片最大的特色。
       
       中文翻譯還蠻奇怪的,一來Cloverfield是一條街名,是當初這部電影的代號,後來直接拿來當片名,field也不是檔案,真不懂是怎麼翻的.....囧!!!


       就劇情而言,是個簡單的災難故事,除了死命抱著DV狂拍的Bug、影片由誰剪接的問題,以及那神乎其技的拍攝手法外(就這麼剛好一瞬間的東西都可以拍到 XD),大部分還算是合理。演員的話不得不說女主角很正,她後來的作品『生靈勿進』反倒沒這麼正,哈哈!雖然拿恐怖片來比好像不太恰當。拿DV拍攝的角色正如幾乎所有驚悚片抑或災難片都會出現的白目角色一樣,他們的功用就是提升影片的煩躁感,進而營造無法冷靜思考的氛圍,讓劇情更加緊湊危險。通常觀眾希望這種角色 越早領便當越好,但既然他功能性如此強大,導演自然而然會讓他越晚領便當越好。

      雖然仿紀錄片企圖呈現粗糙的真實感、未知的恐懼,但影片整個處理手法並不粗糙,怪獸的製作並非粗製濫造,收音也相當有水準,想必花了不少苦心,且嚴謹的考究整個曼哈頓區路線,在分鏡上也處理的相當好,雖然分鏡太好反而失去了真實性,但若是只強調真實性,那本片可能會連最後一絲絲的娛樂性都不存在了,必然會被冠上爛片的頭銜,因此為了避免被吐口水還是得兼顧一點娛樂性的。

     純粹的災難片並沒有想傳達什麼嚴肅的議題,並不去深入探討人性,僅藉由DV的交叉呈現,來襯托男女主角的合理性,這或許會降低影片的深度,但災難似乎也不需什麼深度,若能引起大家的共同經驗,稍微撫平經歷911事件的民眾,就算成功了。個人對於本片的評價若以拍攝的層面來看,算是蠻不錯的影片,以08年那時的環境來看,是頗具實驗性的商業作品,甚至也不下於之後幾年的仿紀錄片作品。但若以個人喜愛程度來看,是部嚴重缺乏娛樂性的影片,過於晃動的鏡頭也讓我感到不舒服,而缺乏娛樂性的影片節奏上自然也是偏慢,不合我胃口。

                            均衡一下賞個7分

0 意見:

張貼留言